索引号: | AC6201000-2018-001 | 发布机构: | 区市场监管局 |
生效日期: | 2018年01月26日 | 文 号: | 嘉市监办〔2018〕1号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主动公开文件 |
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嘉市监办〔2018〕1号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17年工作总结》的通知
各科室、所,大队、学会及所属事业单位:
现将《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17年工作总结》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
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8年1月24日
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年,更是嘉定市场监管工作的规范年和标准年。一年来,嘉定区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大安全、大质量、大市场”监管要求,以“双创”为目标引领(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以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为有利契机,以“规范化”和“标准化”为主线,坚持“安全为魂、监管为本、队伍为先”核心理念,坚守安全底线,规范市场秩序,激发市场活力,提高监管效率,各项工作得以有序推进落实,以新的使命担当,确保百姓饮食用药安全和生命安全,推动嘉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强化监管,攻克难点,保障安全稳定市场秩序
1.以市民群众满意为己任,守护食品安全。一是做好“市民满意食品安全城市”建设各项工作。牵头召开全区动员会、推进会。先后完成民盟市委、区人大、区政协专项执法检查任务,并获肯定。探索小餐饮备案管理试点,制定全区实施细则,在江桥镇、南翔镇试点先行,累计备案193家。许昆林副市长到嘉定调研时对相关工作予以肯定,工作经验被上观新闻、新民晚报、澎湃新闻等十余家市级媒体集中报道。二是确保食品经营环节安全。开展“食安亮剑”专项行动,着力创建“放心餐厅”(通过区级审评57户)、“放心食堂”(通过区级审评102户)、“守信超市”(通过区级审评103户)。落实餐饮服务单位监管11277户次,食品流通单位监管20166户次,完成抽检4060件、快检10410项次,开展节令食品、学生集体用餐、临近保质期食品、企事业单位食堂等20项专项检查,顺利完成区“两会”、元宵节州桥美食节、F1赛事、中高考等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三是确保食品生产环节安全。落实食品生产企业检查1737户次,食品相关产品检查101户次,完成监督抽样553件、快速检测532项次。开展食品生产环节月饼专项检查、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线整治等专项行动。做好食品生产环节后处理工作,累计完成12件。四是推进社会共治。开发学习部落APP,探索培训新模式,提升监管队伍能力。开展满意城区创建百日立功竞赛、食品安全应急演练、优秀事迹展评等活动,举办街镇食药安办、“一站三员”、志愿者专题培训。强化新修订的《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宣贯,做到全出动、广覆盖,嘉定发布官方微信予以分期报道,取得良好社会效应。五是深化科技化监管依托。完成重点单位视频监管系统建设121家(累计399家)、“明厨亮灶”单位安装452家(累计608家)以及食品药品电子监管地图二期开发。
2.夯实高风险领域监管责任,守护药化械安全。完成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日常监管5135户次,开展药品抽样907件、快检690项次。开展药店诊所药品、疫苗储运管理、中药饮片、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互联网医疗器械经营等专项检查20余次。累计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242例(全市首位),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首次突破零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2935例(全市前列),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501份,达到百万人口317份(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开展首次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首次“5.25护肤日”宣传,在化妆品生产领域探索视频监控模式,取得较好成效。代表上海接受国家食药监总局对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工作的督查,获高度评价。
3.强化底线思维,守护特种设备安全。累计检查使用单位1727家,设备3478台(件),发现并消除隐患2820余起,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196份,妥善处理各类相关举报135件,全年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实现6800余家使用单位和140余家行政许可单位安全承诺书签订全覆盖。落实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特种利剑安全大检查、冬季锅炉安全保障、F1赛事、“安全生产月”等专项整治。制定《2017年嘉定区老旧电梯安全评估方案》,委托市特检院完成老旧小区29台电梯安全评估工作,并落实后续整改。夯实基层监管队伍,开展承压类特种设备实务培训和特种设备安全协管员业务培训,累计参训109人,考核全员通过。配合迎接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巡查,获得肯定。
4.围绕工作重点,狠抓产品质量监管。聚焦重点领域,开展电线电缆生产企业、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生产企业、电动自行车、儿童用品、涂料、机动车安检机构、环保类检验检测机构、有机产品获证企业等8个专项。开展产品质量市区联动抽查和区级自主抽查,抽检各类产品213批次。加强证后监管,检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147家次。完善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制度,完成不合格移送处理件161个批次,案件线索移送71件。开展自愿性质量管理体系获证组织专项检查,检查企业140家,约谈认证机构11家。承接省级发证检验检测机构现场观察任务,检查机构审核26家。开展《上海市检验检测条例》、汽车行业自愿性质量管理体系宣贯培训,提升企业主体责任意识。
5.把握工作重心,提升执法办案效能。加强执法办案规范化建设,持续贯彻落实《上海市市场监管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优化执法办案管理评估细则,加大对案件质量、高风险重点领域案件的考评力度。突出新情况、新问题研判,完善重大、疑难案件会审会商。累计办结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1350件(同比增长58.79%),累计罚没款2577.78万元。加强专项执法,开展F1赛事综合执法、违法推销老年保健品、教育培训机构、“质检利剑”等专项行动。加强食药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联合公安部门查办食药违法犯罪案件10件。
6.突出风险防控,着力消除安全隐患。集中开展高危风险点排摸整治工作,梳理发现“属于市场监管职能范围内、各所目前力量无法解决、面上存在安全隐患”的9大条线20条高危风险点,包括无证无照餐饮、市场管理、物流企业异地经营等共性风险点和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等个性风险点。通过业务科室指导、基层所统筹开展的模式推进风险消除,同时分级分层落实责任,协调街镇共同解决,累计整治各类风险问题130个。
7.优化工作机制,提升信用监管水平。一是推进区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形成以区审改办为总牵头、我局为运维主体、各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共同推进的框架,实行双周讨论、每月反馈、双月提示、年末考核等制度。二是做好“双告知”工作。累计接收信息7620条,完成5241条产生许可信息的反馈工作。三是做好“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累计开展抽查26批次,检查主体5306家,内容涉及特种设备、食品生产、医疗器械等10个条线。四是做好企业年报公示、经营异常名录管理等工作。全区151414户企业、18768户个体户、34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年报,年报率分别为93.3%、81.93%、95.84%,位列全市第二。全年累计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12203户次,移出5891户次。
二、立足民生,紧扣热点,维护公平法治市场环境
1.坚持依法行政,提升法治水平。围绕“规范年”工作要求,落实市场监管领域权力事项和责任事项梳理调整工作,为整合完善全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打好基础。做好复议、诉讼、复核、听证等应对工作,探索法律顾问代理出庭应诉模式,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全年累计收到行政诉讼32件(是去年8件的4倍),行政复议240件(是去年145件的1.66倍)。完善信访和信息公开工作机制,累计收到信访321件(同比增长41%),信息公开382件(同比增长35%)。
2.深化内外联动,推进无证无照经营综合治理。牵头召开2017年区无证无照经营综合治理暨打击传销工作会议,制定下发《嘉定区2017年违法经营整治暨无证无照经营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存量下降60%的工作目标。集中开展高风险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对内强化科所队联动,对外加强与公安、文广、城管、房管、消防等部门的执法协作,形成合力。截至目前,共消除无证无照经营5110户,其中查处取缔无照经营2803户,疏导办照1064户,备案纳管1243户,存量下降69%,完成年度目标的115%。累计消除无证照食品2823户,其中,针对区领导督办的江桥华江路无证餐饮问题,采取细致排摸、分类处理、强化后续的措施,整治力度大,见效快,取得较好成效。
3.强化关切回应,妥善处置消费者申投诉举报。深化“公众诉求处置一体化”,加强投诉举报处理规范化建设,累计受理投诉举报37272件,同比增长111.1%。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为契机,先后组织开展“长三角异地消费维权”“消费维权进校园、进电商、进社区、进农村”等系列活动,取得良好社会效应。全覆盖走访569家消费维权联络点,引导发挥“宣传站”“监察哨”“维权点”作用。配合迎接市人大、区人大《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工作。开展典型案例编撰工作,建立模板式、统一化对照操作范例。联合高校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调研,完成一个总报告、两个分报告。
4.关注民生热点,推进网络交易和合同价格监管。一是推进网络监管工作标准化。完善线索分派及移送机制,累计分派处理线索1707件,对外移送线索360件。升级网络证据远程固定软件,实现扩容提效。开展打击“牙签弩”“仿真枪”“管制刀具”等危险商品销售、“问题地图”排查等专项整治。二是加强合同监管。累计完成企业动产抵押登记162件,受理拍卖登记20件,制发修改建议书5份,开展合同争议行政调解4起。开展公用事业、汽车销售业、旅游业合同格式条款专项检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创建,19家企业获“全国守重企业”称号。三是加强价格监管。开展节日市场、电商平台、旅游景点、教育收费及商业综合体、汽车维修服务收费和养老机构专项检查,累计查办价格违法案件108件,实施经济制裁162.63万元。
5.加强计量保障,推进产品质量强国战略。对67家集贸市场、60家超市卖场、110家眼镜、98家加油站、144家中大型餐饮、208家医疗机构等六大民生行业计量器具开展专项检查,对38家违法单位进行行政处罚。做好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工作,累计审核42户次,完成发证36户次。首次创新运用移动监管系统对全区71家计量器具生产单位开展监督检查。完成65家能源计量现场审查及能源计量关口器具核查。完成6家供水单位在用水表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开展“5.20”世界计量日和“9.9”眼镜日计量宣传咨询活动。完成《上海市计量志》嘉定部分编撰工作。
6.完善技术支撑,有力保障市场监管中心工作。夯实检验检测基础工作,累计完成计量检定检测83200台(件),食品检验检测任务1192批次。配合做好葡萄节前电子秤强检,集贸市场、餐饮企业强检计量器具监督检查工作。强化能力建设,全年共有161人次参加27项专业技能培训和30项计量检定员培训,40人次参加特约专家培训。协助农委加快检测大楼筹建工作。有序推进特种设备检验工作,累计在用特种设备31886台、产品制造监督检验28639台、压力管道99.98公里,特种设备超期率连年保持低位并持续向好。顺利完成国家质检总局检验资格复证核准工作。
三、围绕重点,服务发展,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1.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大力推进“多证合一”改革试点,探索“5+5+X”审批优化模式,共核发“多证合一”执照74038张。落实全程电子化登记,发放电子营业执照10566张,名列全市前茅。实施住所平面分割两级备案,完成两级备案地址1109处。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累计为115户符合条件的企业办理简易注销。为联影医疗、新时达、海上文博苑、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圃庭小街、西云楼等重点企业、项目提供便捷高效审批服务,促进蔚来汽车、嘉定住房建设发展公司等项目顺利落地。截至12月31日,全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98468户,注册资本(金)9319.67亿元,位居全市第四。发放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1654张,食品经营许可证5013张,食品生产许可证89张,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458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5张,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7张。
2.深化质量强区战略,提高区域质量能级。5月4日,我区代表上海接受全国人大《产品质量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获检查组肯定。顺利完成首届区政府质量奖评选工作,表彰通报区长质量奖获奖组织2家,提名奖5家。牵头召开两次全区质量工作会议,制发《质量工作要点》和《街镇质量考核细则》,发布《2016年度嘉定区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大力实施名牌战略,72项产品(服务)获得上海名牌产品称号,8个项目荣获市重点产品质量振兴攻关成果奖,4家企业申报上海市政府质量奖。组织22家企业参加质量信用培训及上报《企业质量信用报告》。创新质量诚信工作,试点制定《嘉定区电商平台企业信用评价方法》。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质量月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全区共有上海名牌117项,上海市知名品牌示范区4个,创建示范区2个。
3.深化标准化战略,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召开质量与标准化大会,制定发布《嘉定区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7-2020年)》。推进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工作,共有254家企业标准自我声明1024项,累计对248家次企业570项标准开展抽查,情况良好。组织专家对39个食品相关产品和29个重点行业产品的标准进行评估,试点执行标准公开工作。在全市率先建立区域标准化专家库。目前,全区共有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58个,其中国家级11个。国家级“城市联勤社会治理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验收,伟翔环保公司“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获批立项。
4.深化商标广告战略,服务监管提质增效。一是加大培育力度。指导88家企业申报第22批上海市著名商标,总申请量和新申请量均为历年之最。成功指导“嘉定竹刻”“马陆葡萄”代表上海参展2017年世界地理标志大会。联影公司获“中国商标金奖—马德里特别奖”殊荣。建立完善辖区重点广告企业微信群,开展广告发布登记和《广告法》宣传指导。目前,全区有效注册商标83491件,排名全市第二。中国驰名商标19件,上海市著名商标126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继续在全市排名前列。二是加大监管力度。以驰名(著名)商标、涉外高知名度商标为重点,组织开展双打、商标行为“双随机”抽查等工作。开展商业房地产、教育培训、低俗互联网、非法集资等广告专项整治。开展广告发布审查,累计指导18家广告企业的42则公益广告做好发布备案。
四、夯实基础,从严管理,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1.加强党建引领,提升党性修养。一是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局主要领导作专题宣讲,迅速启动“不忘初心再进发,共谋市监新篇章”主题巡展活动,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楼宇、进网站。二是深化团队共识,凝练形成“安全为魂、监管为本、队伍为先”履职理念。制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方案》,在注册大厅、各基层所、区消保委等17个党支部中全面开展“岗位建新功、党员见行动”活动。三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格执行“三会一日一课”制度,举办庆祝建党96周年大会、学习贯彻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报告会,开展“我的电影党课”等活动,唤醒党员责任意识。
2.加强廉政建设,确保风清气正。一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通过层层签约将责任落实到班子成员、牵头部门和基层党组织。二是推进“四责协同”机制建设,出台《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3+3”责任项目化制度》《履责约谈制度》《述责述廉评议工作实施办法》等制度。发挥“四责协同”联动作用,根据问题导向,对领导引办督办的重点责任项目跟踪督促。三是加强监督执纪问责,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向区纪委报备事项199项。四是强化廉政教育,开展“好家风、好作风、好党风”主题活动,多名干部在区“廉香家庭”“勤廉标兵”“微党课”评选活动获表彰。
3.加强文明创建,树立良好形象。一是提升文明创建新高度。围绕“全国文明单位”创建目标,精细规划、全面部署、狠抓落实,成功通过考评复审。区局、综合执法大队、安亭所、真新所、嘉定新城所等5家单位成功创建2015-2016年度上海市文明单位。江桥所获评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称号。新成路所获评2015-2016年度上海市青年文明号,真新所获评2016年度上海市市级机关优秀青年突击队。二是助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制定“登高圆梦”攻坚年200天行动方案,各市场所对照创城指标要求,配合街镇查不足、补短板。持续开展每月创城“十清”志愿行动、“我是党员我服务”、嘉定红盾“四叶草”在行动等志愿活动。
4.加强教育管理,提升队伍素质。一是加强干部培训。开展科级干部、后备干部、行政执法类公务员专题培训,提升干部综合能力。开发移动终端培训平台,建立掌上教育培训数据库,实现互动交流。推行学分制管理模式,组织全局干部参加干部在线学习,覆盖率100%。二是加强人事管理。制定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平时考核实施办法》《绩效考核奖励发放办法》,制定《干部请假、外出报批工作规定》及疗休养、健康体检等制度。加强非编人员梯队建设,试点设立文职岗位。三是丰富文化生活。举办第一届职工运动会,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赛,展现干部队伍昂扬风貌。
5.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深化标准化市场所创建。一是推进标准化市场所创建。围绕“标准年”工作要求,开展标准化市场所创建试点,制定市场所事权清单、业务工作手册和综合检查表,15个市场所办公用房、LOGO标识、上墙版面等硬件设施配备工作全部完成,硬件设备、队伍建设、监管执法、科学管理“四个标准化”基本实现。8个基层所被评为首轮标准化市场所。二是夯实基础保障。强化信息宣传,完成“嘉定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改版,形成局成立两周年系列报道、小餐饮备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一系列较有影响力的宣传报道,各类简报专报获得领导批示肯定8次。强化建章立制,推进分级分责,有效提升信访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水平。完成区实有企业库、局信息化系统调整、业务专网云桌面系统扩容、视频会议系统升级等项目开发建设。推进机关大楼招标施工、外墙修缮、嘉定镇所迁址等工作。严把财务规范关,获评区2016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2017年度财政预算编制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