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AC6040203-2022-006 发布机构: 区市场监管局
生效日期: 2022年01月18日 文 号: 嘉市监办〔2022〕1号
关键词: 主题分类: 主动公开文件

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嘉市监办〔2022〕1号

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工作总结》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1-18 浏览次数: 【字体:

各科室、所,大队、学会及所属事业单位:

现将《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工作总结》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

 

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1月18日


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工作总结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嘉定市场监管工作的作风建设年。一年来,

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大安全、大质量、大市场”监管要求,顽强拼搏、扎实奋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全面规范市场秩序,从严抓好作风建设,各项工作得以有序推进落实。

一、突出防范安全底线,落实“四个最严”要求

1.聚焦食品安全。一是做好进口冷链“第一存放点”冷库、销售者和餐饮单位的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开展进口冷链高风险冷库和食品经营单位食品及相关环境的月月全覆盖核酸检测,累计完成9366件,组织开展两轮督查并形成督查报告,处置进口冷链食品阳性应急事件21次。推动1.7万余名食品从业人员完成疫苗加强针接种。二是开展餐饮项目环境问题“百日攻坚”行动,制定《餐饮单位废弃油脂检查指导意见》,形成推进情况三份清单,持续攻坚,实现餐饮单位及备案单位油水分离器安装使用率100%。三是修订《嘉定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置规程》,组织开展食物中毒培训演练,指导处置突发事件3起,全年未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开展春秋季校园、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保健食品行业整治等专项检查。累计开展食品安全日常监督26774户次。四是开展“胖哥俩”“曼玲粥铺”“星巴克”等连锁餐饮紧急排查。完成第四届进博会等食品安全保障11次。五是开展2021年嘉定区食品安全“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建成3条示范街,252家食品经营示范店,101家网络食品经营示范店。组织“你点我检”参观活动和“你我同查”网络直播检查。持续推广“食安封签”。六是推进食品生产企业HACCP体系、供应商检查评价制度和追溯体系建设,指导33家企业完成追溯体系创建。强化全区108家农村自办酒会所监督指导,完成南翔镇新裕村和安亭镇泥岗村两家市级农村自办酒会所管理和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七是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建成全市首批食品安全主题餐厅和主题商圈。强化“反餐饮浪费”“使用公筷公勺”宣传引导,配合做好垃圾分类专项检查;2021年食品安全宣传月期间,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114场。

2.聚焦特种设备安全。一是检查特种设备相关企业1884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4413起。开展冬季锅炉、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专项检查和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两节”“两会”及庆祝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活动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保障。二是积极推进嘉定区电梯智能化监管试点,智慧电梯系统备案率达99.51%、智慧电梯码贴码率达99.62%、无纸化维保率达99.78%、住宅电梯物联网覆盖率48.65%,均在全市名列前茅。三是开展200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双预防”试点单位“回头看”,新增“双预防”单位100家。四是落实2021年住宅小区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90台住宅小区老旧电梯安全评估,督促相关单位做好后续修理工作,确保电梯安全运行。五是开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安全作业意识和作业能力。

3.聚焦药械化安全。一是深化分类分级监管,完成日常监管6958户次。开展新冠病毒疫苗全程管控、医疗器械风险隐患排查、儿童化妆品等46项专项整治。做好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规范清理工作。首次开展进口普通化妆品第三方质量安全风险评定。二是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建设。累计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3316份、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301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800份。嘉定区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作为首批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优秀单位获国家中心通报表扬。三是常态化推进药店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明察暗访并督察整改900余家次,筑牢药店疫情防控监测屏障。四是开展“全国安全用药月”、“全国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全国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系列活动,创新推出“医药合规及药品风险防范沉浸式体验”、“医疗器械网络科普知识竞赛”、医疗器械“你我共查”、“化妆品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联合自律声明”、“化妆品安全科普直播”等宣传形式。五是推进实施“药品稽查及行刑衔接执法研讨”、“医疗器械监管质量提升”、“化妆品经营质量提升”等特色工作。

4.聚焦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审核企业网上申请免于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申请651批次,签发免办证明448张。二是检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45家次。推进货车非法改装、非医用防疫物资、消防产品、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等10余项专项整治。开展区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270批次,处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后处理152件,移送案件线索182条。三是配合国家级及市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检查检验检测机构、认证机构、管理体系获证组织及有机产品获证组织20家次。四是推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改革工作,全年开展告知承诺后续监管28次。五是对3家经审核符合CNAS专项奖励要求的机构发放奖励资金。六是推动“上海品牌”认证工作,对10家培育企业开展调研走访,年内新增获证企业2家。七是以氢燃料电池行业为重点,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通过线上培训、走访调研、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为产业优质发展奠定基础。

二、突出优质服务供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1.推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是依托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平台“4.0版”,实现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公章同步生成。大力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指导企业通过移动端“指尖办事”完成网上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通过“一窗通”提交的企业设立申请达167238件,其中40124家企业通过全程电子化流程完成企业设立登记。全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72815户,注册资本(金)15218.56亿元。二是制定《嘉定区集中登记地操作口径(试行)》,规范经济园区招商管理服务。为注册许可窗口配备高拍仪并安装人证比对系统,依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APP实名认证功能,提升身份核验效力,从根源上遏制冒用他人身份证信息办理登记的违法行为。出台撤销冒名登记操作细则,妥善处理冒用他人身份信息信访、举报。拓展简易注销适用范围,实现“一次申请”“一窗”办理,降低市场主体退出成本。三是设置企业迁出专窗,对接做好重点企业安商稳商工作。为重点企业迁入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受理、审批、出照”一条龙服务,实现一天出照,为“来嘉办”大招商服务保驾护航。四是在“开药店”“开便利店”“开超市”等11个行业配合试点“一业一证”改革,持续提升窗口服务水平,降低行业准入成本,发放涉及我局业务的《行业综合许可证》406张。五是落实“两个集中”要求委托下放许可事项,办理药品、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10件,受理化妆品生产许可22件,办理科研、教学购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含对照品)以及医疗用毒性药品审批1件,办理非药品生产企业《咖啡因购用证明》审批1件。推进食品生产(低风险)和重要工业产品的生产许可告知承诺审批。六是申报升级并揭牌成立生物医药产品注册指导服务嘉定工作站,全年完成81家次企业咨询和注册指导,辖区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获证数量达到历史新高,营造了良好的生物医药营商环境。

2.推进质量提升行动。一是召开2021年质量与标准化工作会议暨第四届区政府质量奖表彰大会,表彰获奖单位10家、获奖个人1位,启动第五届区政府质量奖孵化培育,举行卓越绩效标准培训。2家企业获评市质量金奖,3个项目分获2021年市重点产品质量攻关成果一、二、三等奖,1个项目获评2021年市企业质量管理领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2家企业获评苏浙皖赣沪先进质量管理方法50佳、优秀企业文化50例。二是发布《上海市嘉定区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2020年度嘉定区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嘉定区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三是完善长三角(沿江高速、沪苏通铁路)质量提升工作机制,联合举办企业首席质量官任职资格培训,颁发全市首批长三角部分地区首席质量官证书,推进长三角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质量提升试点项目创建,成立新能源汽车行业质量提升工作指导站和绿色低碳工作指导站。四是创建3个区级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项目,其中1个被列为市级试点项目,并作为全市三个典型案例之一被推荐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嘉定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方案》。开展2021年“一镇一品”工作推进会,有序推进“区域质量工作品牌”实施。五是以“中国品牌日”“质量月”等为契机,开展质量品牌政策宣贯系列活动及相关标准培训。完成4批次缺陷产品召回线索调查,完善召回工作机制,提升质量监测工作水平。

3.推进标准化建设。一是出台2021年区标准化工作要点及责任分解表,制定《嘉定区标准化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发布《智慧道路建设技术导则》等12项嘉定区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二是助力产业新动能转型,鼓励和引导区内企业制定、执行高水平标准,完成2021年区级标准化资金申报工作,1家企业获评“上海标准”,指导马陆葡萄协会制定并发布我区首个团体标准,149家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1009项企业标准。三是获批5个2021年上海市标准化试点项目,4个市级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完成6个在建项目中期评估。四是开展《餐饮服务单位分餐制管理规范》《餐饮服务单位公筷公勺服务规范》两个市地方标准宣贯及“世界标准日”系列宣传。联合昆山、太仓两地市场监管部门出台《标准文件编写知识汇编》。

4.推进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一是推进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商标品牌战略。有效注册商标21.10万件,位列全市第三。13家企业的商标入选《上海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发布《第三批嘉定区重点商标保护名录》;新设嘉定区商标品牌指导站5家。二是培育知识产权标杆优质项目。4项专利获评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53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认证;5家企业被认定为市专利工作试点示范企业,3家园区通过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验收,上海大学科技园(嘉定)被认定为市知识产权示范园区,20个项目立项为区专利产业化项目,20家企业被认定为区专利工作示范企业。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布《2020嘉定知识产权白皮书》《嘉定区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推进“铁拳”、“蓝天”、进博会等专项执法行动,加强地理标志、特殊标志、驰名商标监管,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注册、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陈某分装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案入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第四批典型案例。设立中国(上海)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菊园新区”工作站,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机制。完善“跨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协作联动机制,深化行刑衔接,联合公安查处全国首例涉嫌侵犯“乐高”服务类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推进“跨区域”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发布《嘉昆太知识产权保护共同宣言》,开展“沪张”知识产权服务对接会、嘉闵联动执法。四是深入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入园惠企”活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11.28亿元,位列全市第二,蓝天经济城成为嘉定区首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集合授信园区、第一批上海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承担单位。五是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依托“嘉定知识产权云课堂”等平台,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教育,84人获上海市知识产权工作者证书。

三、突出多维方式运用,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1.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积极参加第二届全国市场监督管理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法律法规专题培训。配合完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药品监督管理局2021年度执法检查。做好执法证换证及公职律师年度考核工作。梳理调整《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办事指南》。累计收到行政复议案件93件,行政诉讼案件13件,复核案件34件,听证案件6件。规范信访流程,畅通政务公开渠道,妥善处理各类来信来访737件,推进分类处理,加强风险研判,处理依申请公开82件,领导阅批率和按时办结率均为100%。

2.深入推进执法办案。持续开展非法加油点整治,累计检查、排查3427户,处理投诉举报及线索34件。召开“双减”工作专项推进会,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开展2021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累计检查企业10420家次。持续开展无证无照经营长效管理、“一网统管”、打传规直和涉案物品处置工作。累计办结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1581件,罚没款2350.2万元。

3.深入推进信用监管。一是继续完善嘉定区“互联网+监管”系统,实现“一单两库”动态管理。召开市场监管领域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系统应用培训会议,发布《嘉定区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第一版)》《2021年度嘉定区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工作计划》。二是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开展食品、野生动物保护、强制认证等120批次双随机抽查,检查各类市场主体12264户次,开展跨部门联合监管36批次,检查市场主体369户次。三是提高公示信息抽查质量,做好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以及“僵尸”企业清理吊照。四是加强年报公示,200596户企业、19531户个体户、36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2020年度企业年报公示。开具企业合规证明609份。办理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协助件756件。

4.深入推进市场、网络、价格监管。一是聚焦百姓关注民生难点,以嘉保市场为试点开展“市场信用分级管理”,推进市场内诚信氛围营造、主体责任落实、管理水平提升、群众满意提升。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提升专业市场管理水平。持续推进“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加强宣传、引导和监管执法。二是督促电商平台针对14大类116小类整改事项开展自查并落实整改,做好国家级、市级督查迎检工作。指导4家电商平台做好平台内经营者身份信息首次电子化数据报送,夯实网络监管基础。优化长三角联动执法,累计接收外省市(外区县)移送并下派网络案件线索135件,对外移送网络案件线索123件。三是围绕“治理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和重点民生商品等主题,强化重点领域、重点商品价格监管。开展转供电、行业协会商会等领域的涉企收费专项检查,蔬菜、粮食等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名优烟茶、高价月饼、“蟹卡”等时令商品整治。

四、突出民生服务保障,着力提升治理水平

1.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一是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活动。二是加强“3·15”晚会应急值守,实行“24小时”值班制,实时处置消费者投诉举报事项。三是开展第二批四星级、五星级消费维权联络点创建,8家联络点通过验收。四是深入开展“满意消费长三角”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成功申报放心消费承诺单位2000家,放心消费达标单位400家,放心消费优秀单位30家;推动1000家线下实体店经营者自愿践行“七日无理由退货承诺”;引导3家电商平台创建“放心消费电商平台”。累计处理投诉举报75193件,同比增加7.31%。

2.强化广告监管执法。加强广告导向监管,开展互联网广告、违法违规商业营销宣传、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等专项行动, 4个案件分别入选2021年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第一批、第二批虚假违法广告和房地产市场整治典型案例。妥善调查处置“3·15”晚会曝光360搜索、UC浏览器广告事宜。发挥好互联网平台企业广告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压实主体责任,督促严把广告审查关。聚焦“数字广告”,规范“自媒体广告”,建立上海市首家“广告服务行为规范示范基地”,探索推进数字广告发展新模式,指导中广国际国家广告产业园区转型发展。

3.强化计量监管。一是完成集贸市场、秋粮收购等民生领域以及能源计量、环境监测、能效水效标识等工业领域计量监督检查,累计检查1002家单位的计量器具23233台,抽查法定计量单位2124处,监督抽查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以及商品包装物163件,完成市局移送不合格后处理11件,立案96件。二是为8家企业发放各类扶持资金(促进质量提升、品牌建设专项资金以及建设在线监测系统扶持资金)76.8万元,指导2家企业完成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推进3家企业通过测量管理体系3A认证。三是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在全市创新建成区级“诚信计量示范集贸市场”5家,指导真新街道通过“上海市诚信计量示范社(街)区”创建考核验收。四是开展“5.20世界计量日”“9.9眼镜配镜日”等宣传活动。联合昆山、太仓市场监管部门举办“嘉昆太民生计量监管共治”宣誓仪式,统一民生领域“诚信计量自我承诺书”版本,共同守护计量诚信,共创和谐计量环境。

4.强化技术支撑。稳步推进检定检验检测工作,完成计量检定81430台(件),食品检验检测任务671批次,商品量检验147批次。落实医疗系统、集贸市场、各大卖场(超市)、加油站计量器具强检工作。完成医用多参数监护仪等3个检定装置新项目的建标、5个项目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扩项及2项计量标准到期复查。通过CMA食品、药品扩项及CMA到期复评审,现能力覆盖食品、食品相关产品、药品、化妆品、机械与设备5个领域566个参数/能力,检验检测能力有所提升。完成CNAS国家实验室复评审。完成在用特种设备检验38683台、产品制造监督检验25458台、压力管道41.8公里,报检检验率98%,设备检验率100%。

五、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1.切实筑牢党建基础。一是深化党的建设,局党委改设党组,成立局机关党委。组织开展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启动“比学赶超促发展 砥砺奋进新征程”专项行动,推进组织力提升“3+”工程,开展模范机关创建、“三型”党组织定位晋级工作。二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举办宣讲报告会、传达学习会、读书班等专题学习12次。局领导班子、党组织书记上专题党课,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全局387名党员谈体会、促提升。组建嘉市监“发声体”党史宣讲团,推出“红传嘉话”党史领学专栏,深化党史宣讲。开展“四史”宣传教育,结合“节日里的党史教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三是召开局党组中心组学习22次,交流研讨35人次,采用专家辅导、联组共学、专题读书班、参观见学、电影党课等多种形式,提升学习实效。试行党组“首学制度”,突出党的政治建设,发挥领学促学督学作用,共组织学习14次。四是调整意识形态“六责联动”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签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履责承诺书》,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展2021年政务网站、新媒体阵地信息报道规范化表述专项督查,发现问题并落实整改67处。

2.切实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一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建设,制定责任清单,确立责任项目。开展“讲政治、守纪律、勇担当”作风纪律建设专项整治行动。二是修订《关于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的实施办法》《会议管理制度》《工会关于加强经费支出管理的若干规定》等制度,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抓实区委巡察“回头看”整改。三是以窗口注册登记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突破口,推进党风政风行风长效机制建设。四是深入推进廉政教育,紧盯“四风”问题新形势新动向,做好重要节点廉洁提醒,梳理汇编学习资料,以案说法、以案释纪。

3.切实凝聚队伍合力。一是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行动,形成支部“7+N”清单。建立领导班子党支部工作联系点,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发展)项目见真章、出实效,3个项目被纳入区级重点项目。二是推进文明创建,我局成功通过全国文明单位复评,6家单位通过市级文明单位复评,华亭所、嘉定镇所等2家单位新创成市级文明单位。三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嘉定红盾“四叶草”志愿服务队,深化“随手公益”项目,常态化组织“三五”行动、文明交通等,巩固文明城区创建成果,开展区新冠疫苗接种、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信息入库等志愿服务活动。四是发挥群团优势,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举办职工关爱月系列活动,依托市青讲师团,开展YES微课堂进爱心暑托班活动。常态化做好大调研大走访,累计走访企业1861户,发现、解决问题147个。

4.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后备干部“青蓝”实训站,形成导师代表与正副科级后备干部结对带教模式,进一步推进完善后备干部考核制度。做好职务职级晋升,优化干部队伍布局。调整非编人员薪酬工资调标方案,进一步加强非编人员规范管理。二是制定《公务员平时考核实施办法》,修订《科级领导干部日常管理的实施办法(试行)》等,进一步健全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制度。三是按照《2018—2022年五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求,统筹开展教育管理,加强“干部在线”、双休日专题讲座、全员线上培训等各类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开展培训200课时,培训人员1365人次。

5.切实加强基础建设。一方面,做好信息宣传。突出中心工作重点亮点,强化内外信息报送“双管齐下”,我局获评2021年度区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制定印发《嘉定区市场监管局新媒体建设制度(试行)》,不断加强新媒体制度保障。做客“我爱我嘉”2021民生系列访谈节目委办局专场直播,围绕嘉定新城新一轮发展,与市民深入交流。印发《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舆情处置操作细则(试行)》,明确职责分工,统一流转程序,推进工作规范化、统一化。另一方面,做好基础保障。制定《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络安全管理绩效考核工作方案(暂行)》,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培训,修订《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工作秘密事项表》《关于加强工作秘密管理的通知》,着重完善定密制度。有序推进硬件设施改造工程,落实机关大楼场地维修、节能型机关建设等工作。加强局公务活动车辆租赁管理,实现信息设备的国产化2年替代目标。加强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做好资产管理工作。提高档案库房技防要求,加强库房安全管理。

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工作总结》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