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AC6040201-2021-001 发布机构: 区市场监管局
生效日期: 2021年01月05日 文 号: 嘉市监办〔2021〕1号
关键词: 主题分类: 主动公开文件

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嘉市监办〔2021〕1号

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工作总结》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1-05 浏览次数: 【字体:

各科室、所,大队、学会及所属事业单位:

现将《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工作总结》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

 

 

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1月5日   


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嘉定市场监管工作的巩固发展年,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大安全、大质量、大市场”监管要求,以“巩固发展”为工作主线,严守监管底线,全面深化改革,强化执法监督,聚焦民生热点,坚持党建引领,各项工作得以有序推进落实,为全区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提供有力保障。

一、严守监管底线,保障市场环境安全有序

1.聚焦疫情防控工作。一方面,紧紧围绕“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一根本目标,第一时间成立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系统布置落实市场监管领域各项疫情防控举措。在重点领域监管上,及时出台多个指导性文件及工作指引,通过专项检查、指导约谈、部门联动等方式,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安全监管,严控市场内非法野生动物及非法活禽交易,约谈重点电商平台,紧抓沿街商铺和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从源头上加强管控力度。在违法行为查处上,围绕口罩、体温计、防护服等,切实加强防疫物资产品质量、价格、广告等巡查力度,严查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上海立信彩印有限公司发布违法广告案入选市市场监管局疫情防控期间典型违法广告案例。在民生服务保障上,落实疫情有关投诉举报工单12小时响应机制,安排专人值守,接诉即办,快办快结,联动“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室”,累计办结疫情相关工单1684件。协助区教育局、卫计委、行政服务中心等20余家单位,落实防疫用计量器具检定568件。开展口罩类企业标准专项检查,对区内多家转产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企业,在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指导服务,帮助企业快速投入防疫物资生产。另一方面,紧紧围绕“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复市”这一重要使命,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全力打造服务企业“双通道”:开启证照“容缺受理”绿色通道。本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为生产经营防疫物资中小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启动容缺受理机制,对于紧急防疫或区重大项目,开启24小时无休办理模式,累计为近200家防疫物资经营企业办理营业执照注册登记、医疗器械备案、许可等事项。依托医疗器械创新嘉定服务站,加速助力防疫物资产出,协助潓美医疗、康德莱医疗器械通过国家市场监管局、市市场监管局绿色通道快速获得防疫医用物资注册证。开通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服务快车道。制定餐饮服务单位、沿街重点行业商户等复工复产工作指引10余项,分类分层加强复工复产指导。对相关餐饮外卖供餐服务企业提前做好指导,确保供餐质量。与美团平台合作推出美团“安心码”,实现数据可追溯。协助区健促委、文明办开展公筷公勺倡导。联合区教育局加强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监管。组建防疫物资质量检查专班,加强国内防疫相关药械产品质量监管。联合区经委、海关等部门,开展医用口罩、诊断试剂、呼吸机等五大类医用防疫物资生产经营专项整治,加强出口医疗物资质量监控。强化复工复产企业特种设备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切实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2.聚焦食品安全。一是制定下发《嘉定区关于开展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会同区检察院、公安嘉定分局召开专题会议。开展基层保健食品综合治理、元旦、春节期间食品安全、餐饮食品安全环境、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专项检查20余次。开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日常监管27351户次,完成抽检5551件。二是顺利完成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元旦迎新跑”、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等食品安全保障近10次。三是持续推进食品生产企业HACCP体系、追溯体系、供应商检查评价制度建设、嘉定区养老机构“放心食堂”创建。稳步推进农村自办酒会所标准化建设,实现全区109家自办酒会所全覆盖。四是启动2020年食品安全“百千万”建设工程,设立工作小组,对拟创建示范街区和拟创建食品经营实体示范店开展培训。五是委托第三方对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食品安全评估,开展高风险餐饮单位自检调研,与美团点评集团签订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推进餐饮业质量提升工程和“放心工程”。开展食品安全应急处置综合演练。六是落实文明城区复评餐饮单位实地测评要求。配合完成饭店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检查,开展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湿垃圾就地处理设施监督。加强餐饮单位“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宣传。七是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月系列活动。

3.聚焦特种设备安全。一是制定《嘉定区城市建设和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迎进博特种设备安全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二是检查特种设备相关企业1950户次,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4279起。开展冬季锅炉、“两节”期间特种设备和大型游乐设施、起重机械等专项检查。三是积极推进嘉定区电梯智能化监管试点,获原上海市副市长许昆林肯定。完成电梯微信公众监督程序二维码张贴20797张,实现全区在用电梯全覆盖。四是落实2020年住宅小区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区政府实事项目,完成60台使用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安全评估,督促相关单位做好后续更新、改造、修理工作。五是开展122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双预防”试点单位“回头看”,新增“双预防”企业80家。六是持续深化超期设备治理及作业人员无证整治工作。落实“安全生产月”系列宣传。开展2020年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作业人员专题培训。

4.聚焦药械化安全。一是深化分类分级监管,完成日常监管6240户次。会同区医保局推进药品质量“双随机、一公开”联合飞行检查。开展秋冬季节防疫物资、执业药师“挂证”行为、化妆品生产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等专项整治20余项。二是分别召开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专题会议,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建设。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3041份、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369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647份。三是助力全市首家通过“一件事”线上申请平台办理的零售药店在嘉定顺利开办。四是召开医疗器械创新嘉定服务站一周年工作会议,建立服务站南翔精准医疗园区服务点。主办嘉定区生物医药园区座谈会,联合区经委召开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座谈会,多部门协作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五是配合区禁毒委、公安嘉定分局完成嘉定区零售药房特殊管理药品监管智能化信息系统升级工作,处置系统预警信息414条。六是结合全市首个电商行业服务平台化妆品线上科普点建设,开展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2020年医疗器械质量体系月、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等活动。七是组织药品从业人员参加全国“两法”知识竞赛,初赛成绩位列全市第一。

5.聚焦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审核企业网上申请免于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申请228批次,签发免办证明129张。二是检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62家次。开展有机产品、机动车检测机构、防火门产品等专项整治15次。开展区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316批次,处理市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后处理294件,移送案件线索119条。三是配合市市场监管局检查检验检测机构、认证机构、管理体系获证组织及有机产品获证组织29家次,对30家重点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证企业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四是推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改革,开展告知承诺后续监管12次。五是对5家经审核符合CNAS专项奖励要求的机构发放奖励资金。

二、全面深化改革,增添经济社会发展动能

1.推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是依托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平台,整合就业参保、公积金登记等事项,指导企业通过移动端“指尖办事”完成网上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安装“两个免于提交”电子证照调用系统,继续巩固深化开办企业便利化改革成果。通过“一窗通”提交的企业设立申请达246276件,其中18131家企业通过全程电子化流程完成企业设立登记。全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30869户,注册资本(金)13037.05亿元。二是持续推进新设企业“一网通办”工作,以“一表申报、一窗领取”为核心,实现开办企业全流程“一个环节、两天办结”。16872户企业通过“一网通办”服务专区领取到政务套餐大礼包。三是聚焦本市企业跨区迁移新政,将迁移管理与优化企业服务有机结合,设置迁入专窗,实行“受理、审批、出照”一条龙服务,提高准入审批效能。落实专人专窗及时汇总、梳理本区企业迁移相关数据,动态推送至区经委、税务、街镇、园区等相关部门,做到信息实时共享。四是持续推进各项商事登记改革措施,通过源头清理、部门合作、数据共享等方式,落实“双减半”改革要求。统一规范经营范围,推进落实证照分离改革试点,落实“双告知”信息推送制度。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推进外资企业登记制度改革。大力推行简易注销,简化市场退出机制。五是通过 “一站式、一条龙”的服务模式,助力大众MEB项目、南翔印象城等区重点项目落地运营。

2.推进质量提升行动。一是建立健全政府质量激励机制,加大专项政策扶持力度,完成第三届区政府质量奖表彰,开展第四届区政府质量奖评选。在全市率先开展区级层面质量攻关评奖。1家组织和1名个人获2019年度上海市质量金奖称号,3个项目被评为2020年上海市重点产品质量攻关成果项目。二是举办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试点建设(沿江高速、沪苏通铁路)启动仪式暨质量与品牌建设论坛。与长三角地区7地市场监管部门和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嘉定区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质量提升项目被列为第一批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试点项目。三是发布《2019年度嘉定区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嘉定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四是以第四届“中国品牌日”“质量月”等为契机,开展质量品牌政策宣贯系列活动。五是推进“一镇一品”建设,形成《2020年嘉定区“区域质量工作品牌”项目》。

3.推进标准化建设。一是1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和5个市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高分通过验收,7个市级项目完成中期评估,5家单位获批2020年第一批标准化试点项目。163家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842项。二是出台2020年嘉定区标准化工作要点及责任分解表,发布《行政执法过程中精准普法工作规范》和《党政机关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2项嘉定区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召开嘉定区标准化专项资金审定会,完成审核并下拨区拨资金27.8万元。三是开展“世界标准日”系列宣传,组织标准化人员岗位资格线上培训,联合昆山、太仓两地市场监管局举办“2020年世界标准日”标准科普竞答线上活动。

4.推进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一是出台《嘉定区专利费专项资助办法》《嘉定区促进质量提升、品牌发展、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政策的实施办法》,修订完善知识产权扶持政策。对115家企业558件专利发放专利费专项资助254.45万元。二是开展“铁拳”、“蓝天”、进博会百日、科交会、商业综合体等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查处的颜色组合商标专用权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2019年度商标行政保护十大典型案例、2019年度上海市打击侵权假冒典型案例;查处的“MLB”“亚瑟士”等商标侵权系列案,获区委书记陆方舟批示肯定。三是设立新一批嘉定区商标品牌指导站5家,首批嘉定区知识产权调解工作室6家。成立首个上海市商标品牌协会工作委员会。四是召开全区首次知识产权保护大会、嘉定区农产品相关地理标志工作发展座谈会等,指导28家“马陆葡萄”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申请并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主办2020中国知识产权商业化运营大会、2020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双循环高端论坛。召开银企对接会,搭建“政银企”平台,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五是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推出“嘉定知识产权云课堂”。开展“知识产权进市场、进园区、进企业”专题讲座。六是深化区域合作,与青浦、昆山两地市场监管局签署《知识产权区域合作战略协议》,发布《昆山、嘉定、青浦三地重点商标保护名录》;与闵行区市场监管局签订《闵行、嘉定汽车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七是注重知识产权发展保护,15家企业商标入选上海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2家企业被认定为2020年上海“销售真牌真品 保护知识产权”承诺单位;蔚来汽车等4个项目获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9家企业被认定为2020年上海市专利工作试点示范企业,14家单位通过2018年上海市专利工作试点示范单位验收;菊园科技园被认定为2020年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成为2020年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专利导航项目承担单位;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被认定为上海市第四批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我局获上海市2019年度区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

三、强化执法监督,提升市场监管服务水平

1.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及无照经营治理。一方面,制定局《2020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方案》,调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继续依托扫黑除恶工作专班,有效对接区扫黑办、市市场监管局扫黑办等部门。设立直接核查线索办公室,落实线索核查协调工作,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入开展。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无照经营处置,会同区城运中心探索完善无照经营“一网统管”长效管理机制,根据第三方机构调查结果制定整改方案并及时追踪复查。

2.深入推进法制建设。成立局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撤销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取得公司登记程序的指导意见》。胜诉首例“国家赔偿案”,获区委书记陆方舟批示肯定。配合完成市市场监管局、市药监局2020年度执法检查。总结“七五”普法工作特色,整理依法治理管理手册。参加上海市市场监管系统法律知识竞赛及全国“两法”知识竞赛、2020年度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轮训。梳理调整《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办事指南》。累计收到行政复议案件53件,行政诉讼案件12件,行政处罚复核、听证案件36件。规范信访流程,畅通政务公开渠道,妥善处理各类来信来访517件,推进分类处理,加强风险研判,处理依申请公开53件,领导阅批率和按时办结率均为100%。

3.深入推进执法办案。加强公平竞争审查,以“谁制定,谁清理”为原则,审查全区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 88份。细化执法办案管理工作考核细则,规范涉案物品处置流程,全面统一规范执法办案程序,提高案件质量。累计办结行政处罚案件1556件,罚没款2136.3万元。

4.深入推进信用监管。一是建设嘉定区“互联网+监管”系统,新增“监管事项管理”和“无证无照管理”模块,打通与国家级、市级系统的数据接收与反馈通道。牵头成立嘉定区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二是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开展农贸市场防疫、盈利性教育培训、计量监管等双随机抽查55 项,指导区其他职能部门开展双随机监管17项,检查各类市场主体11383户次。三是推进包容审慎监管,规范“黑名单”管理制度,加强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做好“僵尸”企业清理吊照工作。四是加强年报公示工作,通过优化线上系统、开通电话专线,加强远程指导服务。175991户企业、17249户个体户、36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2019年度企业年报公示,特种设备生产等重点企业年报公示率100%,排名全市前列。

5.深入推进网络监管。一是与江浙沪皖等18地市场监管部门签署《长三角区域网络市场监管联动和信息共享长效机制合作备忘录》,推动网络市场监管向网络市场治理转变。二是畅通电商平台“云指导”通道,开展全覆盖检查,查办电商平台(类平台)案件25件。结合“五五购物节”“618”等节点,约谈小红书、驴妈妈等重点电商平台,指导企业深化完善网络直播等领域管理机制。三是结合时势热点,强化重点领域网络监测监管。下架、删除疑似野生动物商品及其制品信息24138件、厄瓜多尔问题冻虾138件;监测辖区电商平台利用网络销售长江渔获物商品29件,并作移送属地监管部门处理;监测辖区疑似非法主体网站139个,报请关闭106个涉及“黄赌毒”非法网站,责令电商平台整改低俗成人用品广告信息97条。查办各类网络案件583件,罚没款497.24万元。

四、聚焦民生热点,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秩序

1.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一是加强“3.15”晚会应急值守,实行“24小时”值班制,顺利完成投诉举报转办件处理。二是推广消费投诉在线调解平台,着力实现“以网管网”目标。引导电商平台创建“放心消费电商平台”。三是开展“满意消费长三角”专项行动,促进消费纠纷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的联动衔接,完善线下无理由退货工作细则,倡导跨区域异地异店退换货。四是发动餐饮、酒店、电商、商场等行业1000家单位申报放心消费示范单位,推动500家线下实体店经营者自愿践行“七日无理由退货承诺”。五是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活动,提高公众消费自我保护意识。累计处理投诉举报69872件,同比增长55.2%。

2.强化市场、价格、广告监管执法。一是全面启动“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查办系列案件4起。持续深入推进市场跨街镇“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机制,交叉检查、交叉办案。查办市场主办方案件10起,涵盖食品、计量、价格等领域。探索建立每周工作动态汇总、每月市场例会制度、每月市场投诉举报分析和案件查办情况通报制度等长效机制。二是全面推进清理规范转供电环节收费等专项整治。完成全区转供电主体的调查排摸、行政指导等工作。查办首批转供电系列案件。聚焦后疫情时代价格监管难题,查办首批哄抬物价案件7起。全覆盖检查游览景点门票价格优惠政策执行情况,与发改委等部门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科所队联动,拓展案件类型,查办价格类型案件80余起。三是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美容市场等广告专项整治。及时做好“3.15”晚会曝光“趣头条”事件应急处置,成立专案组,调查处理相关违法行为。召开互联网平台企业广告监管专题座谈会,督促企业履行平台主体责任。上海林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违法广告案和上海蓝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布违法广告案入选市市场监管局2020年第一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3.强化计量监管。一是完成集贸市场、加油站、医疗机构及眼睛配镜企业计量器具、能效水效标识等民生计量领域和工业计量领域专项整治。检查744家单位计量器具20442台,法定计量单位1799处,监督抽查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以及商品包装物75件。二是对13家重点用能单位进行能源计量周期排查、64家重点用能单位进行关口核查,建设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并接入市国能中心13户企业,接入数量全市名列前茅。为12家企业发放各类扶持资金(促进质量提升、品牌建设专项资金以及建设在线监测系统扶持资金)84.5万元。三是推进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签订承诺书75份。四是开展“计量科普知识进校园”“5.20世界计量日”“9.9眼镜配镜日”等宣传活动。联合金山区市场监管局举办线上“计量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参与访问量近15万人次。

4.强化技术支撑。稳步推进检定检测工作,完成计量检定检测71159台(件),食品检验检测任务466批次。落实医疗系统、集贸市场、各大卖场(超市)、加油站计量器具强检工作。做好CMA地址变更现场评审、CNAS实验室移地评审、计量标准装置到期复查、量值比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商品量检验扩项评审和2020年度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检查等工作。配置LIMS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药品、化妆品领域新模板、新流程系统管理。完成在用特种设备检验37457台、产品制造监督检验24491台、压力管道50.02公里,报检检验率98%,设备检验率100%。有序推进质保工作,督促落实内审不符合项整改,全面提高特种设备检验工作质量。

五、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市场监管工作基础

1.切实打牢思想根基。一是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制定实施方案,认真组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十一届市委九次全会、六届区委九次全会精神等理论学习,开展“学史鉴今守初心 巩固发展担使命”微党课展评等活动。二是调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召开创建责任分解会,做好全国、市级文明单位复评工作。三是召开局党委中心组学习22次,交流研讨21次,发挥领学促学督学作用。四是成立局意识形态“六责联动”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班子领导“一岗双责”责任清单,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履责承诺书》,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切实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一岗双责”履责评议会,签订《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责任书》,确定党委综合性责任项目1个、领导个人责任项目11个。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支部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推进会。二是制定《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监督实施方案(试行)》,结合党的政治建设监督实地调研,确立责任项目,完善工作举措,切实履行全面监督主体责任。三是开展党规党纪和廉洁从政教育,深入开展“清风净市监”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以案说法、以案释纪。

3.切实加强组织建设。一是启动MSA青年培养计划,举办专题培训。14名干部职工参与无偿献血,2名干部赴滇支援。二是深入开展 “文化进机关”、家风家训、“上海新七不规范”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 建功新时代”加快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主题立功竞赛。三是派出18批次138名志愿者,参与疫情期间道口防控志愿工作;组建局下沉安亭镇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临时党支部,派出20名干部支援安亭镇社区(村居)疫情防控工作,1名干部参与机场值守。

4.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建立科学化干部评价机制。完善优化《职级晋升积分制管理暂行办法》,充分发挥《干部日常评价记实》的引导激励作用,做好指导解释工作。二是加强后备干部管理,采用支部推荐与局层面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开展2020年局后备干部民主推荐。举办2020年后备干部培训班,制定《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后备干部培养办法(暂行)》。三是加强素质提升。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管理要求,抓好教育管理,加强科级干部及以上“干部在线”、双休日专题讲座、全员线上培训等各类学习教育,开展培训262课时,培训人员3574人次。

5.切实加强基础建设。一方面,强化信息宣传。紧扣重点亮点,强化内外信息报送“双管齐下”,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疫情防控”等重点内容,呈现“嘉定速度!开辟防疫物资生产经营证照办理‘绿色通道’!”等优质新闻报道,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各类简报获领导批示肯定5次。做好局五周年庆祝活动组织策划,设计规划局机关大楼一楼展厅,制作并发布五周年宣传视频《同舟共济 携手奋进》。另一方面,强化基础保障。扎实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参与全市“护网行动”,牵头建设的“嘉定区实有企业库”经过测试,未发现安全隐患。有序推进硬件设施改造工程,落实机关立体车库验收、工会活动室建设等工作。制定并落实局公务活动车辆租赁管理制度以及《合同管理办法》。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做好资产管理工作。


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工作总结》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