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AC6300002-2019-003 | 发布机构: | 区市场监管局 |
生效日期: | 2019年01月09日 | 文 号: | 嘉市监办〔2019〕1号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主动公开文件 |
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嘉市监办〔2019〕1号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18年工作总结》的通知
各科室、所,大队、学会及所属事业单位:
现将《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18年工作总结》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
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年1月9日
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18年工作总结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之年,是深入推进落实“十三五”规划任务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嘉定市场监管工作的巩固年和提升年。一年来,嘉定区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工作部署,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大安全、大质量、大市场”监管要求,坚持“安全为魂、监管为本、队伍为先”履职理念,将“巩固”和“提升”作为工作主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勇于创新,把十九大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落实到“最后一公里”上,进一步守安全、强执法、保民生、促发展,各项工作得以有序推进落实,切实让嘉定人民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助推嘉定城市更健康、更高品质、更现代化发展。
一、坚守安全底线,有效提升重点领域监管效率
1.落实“四个最严”要求,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全面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完成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区创建验收,落实问题整改。28家农村自办酒会所完成标准化创建,19家集贸市场标准化快检室完成创建验收。二是加强食品安全全程把控。落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食品安全系列保障,制定进博会期间食品安全保障方案和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参加市级层面食品安全应急演练和技能比武,完成供博企业及原料供应商审核、内宾接待酒店评估保障,全程把控进博会期间食品安全。深入推进“放心工程”建设,成功创建464户“放心餐厅”,89户“放心学校食堂”,29户“放心职工食堂”,12户“放心医院食堂”,113户守信超市完成区级审评,推荐6户“守信超市”和2户“放心肉菜超市”接受市级复审。落实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监管663户次、餐饮服务单位监管16243户次、食品流通单位监管14469户次,完成生产环节监督抽样562件,经营环节监督抽样5366件。开展元旦春节“两会”期间高风险食品、春秋季学校集体用餐、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食用植物油塑化剂等专项行动20余次。顺利完成“元旦蒸蒸日上迎新跑”、中国乒乓球协会团体公开赛等食品安全保障任务。三是加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研究开发2018年食品安全线上培训课程体系,548名基层监管人员、2万余名食品从业人员、1.2万名中小学生参与在线学习。15个食品药品科普站完成建设,实现“一镇一站”全覆盖。开展“六进”科普宣传,拍摄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区创建纪录片。区、镇两级共开展食品安全集中宣传422场次,受益人数达15.1万人次。2018年,全区未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继续保持有序、可控、稳中向好态势。
2.突出隐患排查治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扎实有效。成立嘉定区特种设备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特种设备信息化综合系统建设,构建特种设备大数据,实现“一库八模块”功能。落实进博会特种设备安全保障,组织开展大型商场、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电梯安全专项检查,联合江桥镇开展自动扶梯伤人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落实冬季锅炉、F1赛事、“安全生产月”、夏季户外起重机械防风防台等专项检查。推进特种设备“双预防”试点,106家企业成为首批试点单位。设立特种设备应急管理专家库,聘请6名市级专家定期指导。开展特种设备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及监管人员实务培训,依托第三方开展特种设备知识知晓度调查。参加全市叉车技能比武,获优秀组织单位奖。2018年,累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964户次,设备3196台(件),发现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2320起,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310份,妥善处理各类相关举报112起,全年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3.加强全链条管控,药化械安全保障到位。完成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日常监管5442户次,抽样853件,快检660项次。开展药店诊所药品质量安全、药品“净网2018”、疫苗质量管理、非法渠道购入药品、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彩色角膜接触镜、免费体验医疗器械等专项检查。累计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3195份、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273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650份。先后两次开展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风险隐患排查,落实复查整改。持续开展“5.25护肤日”、安全用药系列宣传,获各级媒体集中报道,取得良好社会效应。全力扶持医疗器械孵化型园区,建立长效服务沟通机制,获市局高度评价。
4.守住质量安全底线,产品质量稳定可控。开展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产品、4类重点工业产品、生产领域电动自行车、进博会场馆改建建材质量等专项行动11次。完成5大类产品质量监督区级监督抽查240批次,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210批次,检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自愿性三大管理体系获证企业210家次,接受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观察任务26次。开展产品质量监督、生产许可证证后监管、检验检测及认证、管理体系等专题培训7次。与区教育局联合发布新版《嘉定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办法》,探索校服监管新模式。首次联合区教育局安全中心、学校、生产厂家、检测机构等部门,共同开展校服产品区级监督抽查,共抽样16批次。
二、深化改革创新,全力支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深化放管服改革,加速营商环境优化。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新十一条措施,缩减对“实地经营”场地要求,放宽经营范围登记条件,打通内外资企业窗口,实行“一窗受理”。实行网上名称自主申报,推出22项“立等可取”事项,实行“不见面”“不核查”审批制度。在全市率先推行“许可一证通”, 在不调整行政审批权限、不降低许可审查标准、不改变证件编号规则、不影响事中事后监管的前提下,将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五个许可、备案事项合并到一张《食品药品经营许可证》上,截至12月31日,已核发31张,相关做法获上级部门高度评价,并已作为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两项创新亮点工作之一上报国务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试点下放证照打印权限,10月26日,全市首个园区证照打印点在国际汽车城正式启用。做好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平台对接工作,截至12月31日,通过“一窗通”提交的企业设立申请达52827件,预审通过36025件,核准登记13959件。深入推进“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12.1万户企业完成营业执照“旧换新”工作,获颁载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新版执照企业占全区企业总数的96.13%。助力全程电子化登记,累计发放电子营业执照31538张。牵头制定《嘉定区企业住所登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操作口径》,充分释放住所资源,降低市场主体设立门槛。完善重点项目服务机制,开辟绿色通道,全程跟踪服务,助力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项目顺利推进。截至12月31日,全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11919户,注册资本(金)10872.43亿元,市场主体总量居全市前列。
2.深化质量提升行动,加速质量能级跃升。发布《质量工作要点》《嘉定区质量提升行动方案》《2017年度嘉定区质量状况分析报告》,修订《嘉定区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联合区财政局制定《嘉定区促进质量提升、品牌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质量发展体系,夯实质量发展基础。深化多层次沟通协作,组织开展嘉昆太质量提升专题研讨,交流三地品牌建设工作做法,打造嘉昆太质量标杆。开展卓越绩效管理街镇培训,受训人数达1000余人。举办“2018年首席质量官任职资格培训班”,开展“魅力新城、品质嘉定”城市定向赛、“实验室开放日”“中小学生质量行”等宣传活动,提升全区质量意识。3家企业获评全市首批“上海品牌认证”,9家单位、2名个人获评第二届区政府质量奖,2家单位获评2018年质量攻关成果项目,2家单位获评“苏浙皖赣沪”名牌产品100佳,1家单位通过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验收。
3.深化标准引领意识,加速标准化建设。组织召开质量与标准化大会,出台并发布全市首批10个区级标准。2个国家级项目完成中期评估,9个市级项目完成验收。指导申报2018年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市级立项5个,国家级立项1个。184家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941项,开展抽查企业255家次、标准643项,总体情况良好。推荐5家单位的20个项目申报2018年上海市标准化优秀成果奖,9个项目获奖,我局获优秀组织奖。指导1家企业申报获评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召开嘉定区第二届标准化论坛,全市首批参加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全市首个承办标准创新券活动。中科院上海硅酸研究承担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应用节能标准化示范创建”成功获批立项,作为全市2个获批项目之一,填补了嘉定区暂无国家级节能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的空白。
4.深化品牌打造,加速商标培育。挂牌成立全市首家汽车创新港商标品牌指导站,帮助建立商标台账及工作制度,编写指导文书,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市范围内获得借鉴和推广。牵头走访嘉定老字号商标企业,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实施,激励创新创业。2018年,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全区商标注册数量和申请量继续稳步增长,截至12月31日,全区共有中国驰名商标21件,有效注册商标110428件,位列全市第二,同时也是继浦东新区之后第二个有效商标达到10万数量级的行政区。
三、突出法治保障,切实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秩序
1.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强化法制建设,认真做好复议、诉讼、复核、听证等应对工作。开展季度执法监督检查,为基层答疑解惑,贯彻落实法治保障。配合各市级部门开展年度执法检查,相关经验做法获肯定。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原则,做好普法培训,邀请第三方专业律师授课,举办普法专题培训16场次,参训人员达1000余人次。全年累计收到行政复议107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55.4%,行政诉讼37件,比去年增长54.1%,行政处罚复核、听证23件,比去年增加15%。规范信访工作规程,畅通政务公开渠道,累计收到信访391件,同比增长23%,依申请公开178件,同比减少53.4%。
2.提升信用监管水平。一是扎实做好企业年报公示工作。2018年,共指导160202户企业、19883户个体户、35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2017年度年报公示,年报率分别为91.94%、82.14%、95.68%,均居全市各区前列。二是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推进事中事后平台的综合运用和难题解决,促进法人库、实有库的数据运用,探索信息数据扩大效应。深入开展涉及年报信息、网络交易平台、商标广告、消保、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领域的跨条线“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共计30批次,检查企业1.1万余户,所有抽查结果向社会公示。三是扎实做好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工作。全年累计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17363户次,移出5347户次,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1579户次,开具各类企业合规证明291份,启动“僵尸”企业吊照程序,共立案吊照6490户。
3.提升执法办案效能。一是加强执法办案规范管理。制定《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审理规定》,全面执行案件分级案审全覆盖机制,定期组织抽查,提高案件质量,提升执法水平,防范执法办案风险。全年累计办结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1347件,罚没款2711.50万元。二是开展服务保障进博会集中执法“百日行动”。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产品的案件查办,严厉打击恶意竞争、牟取暴利、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大力净化市场环境。三是进一步做好行刑衔接。建立和完善与公安机关在线索通报、案件移送、联合办案、会商督办等方面的机制流程,累计联合查办食药违法犯罪案件8件,其他类型违法犯罪案件5件。
4.提升广告监管力度。一是加强对虚假广告的查处力度。全年共查办广告违法案件755件,罚没款640.22万元,相较去年有大幅度提升。二是加强对媒体广告和互联网广告的监测力度。对全区6家报刊杂志、39家网络平台开展广告监测,全年共监测媒体广告100条,互联网广告1833条。三是深入开展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重点针对医药保健、食品营养、美容化妆、教育培训、投资理财等行业类广告里出现的涉及导向问题及其他违法行为开展整治行动,共检查网页2403条次,约谈企业4户,查处及消除各类互联网虚假违法广告648件。
四、保障社会民生,全速构建放心安心市场环境
1.推进违法违规经营综合治理。牵头召开嘉定区违法违规经营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和季度例会,制定下发《嘉定区违法经营综合治理工作意见》。层层压实责任,落实行业牵头职责和属地管理责任,在街镇层面建立违法违规经营综合治理领导机制和联合执法机制;推行分类处置,坚持以疏为主、结合无违创建、注重源头防控;完善长效机制,实行挂牌督办,全面开展督查,落实后续处置。全年累计消除违法违规经营3061户,其中查处取缔1479户,疏导办照804户,备案纳管778户,无证无照经营存量基本消除。
2.推进消保维权。全年累计受理热线投诉举报55424件,同比增长48.7%。建立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倡导企业先行和解的纠纷解决模式。做好进博会保障,落实相关投诉快速处理机制,提升响应速度,畅通消费投诉渠道。参加“迎进口博览会,创文明示范窗口”消费维权技能竞赛,获组织奖。围绕“品质消费·美好生活”年主题,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16家企业被纳入首批上海市12315投诉绿色通道企业,拓宽消费维权渠道。成功处理电商无理由投诉案例获媒体报道,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全覆盖走访569家消费维权联络点,开展星级评定,提升消费维权网络建设水平。通过局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开展12315消费者投诉信息公示试点。
3.推进网络交易和市场合同价格监管。一是加强网络监管。建立网络交易监管跨省协作机制,形成“以网管网”合力。夯实电子取证工作基础,开拓新型网络载体电子取证工作模式。全年共办理各类网络案件655件,罚没款456.45万元。完善网络线索分派及移送机制,累计分派处理线索659件,对外移送线索300件。推进网上亮照,9家第三方交易(含信息类)平台网站网上亮照率100%,785家交易网站(企业自主)网上亮照率84%。二是加强市场监管。联合区消防支队、区城管局开展全区首次农贸市场跨部门、跨条线双随机系列抽查,共查处市场案件59件,抽检水产、熟食75批次。推进“诚信市场”“星级市场”“诚信经营户”创建,开展人力资源、节日市场、红盾护农等专项整治。三是加强价格监管。做好进博会价格保障,督促418家酒店旅馆100%完成网上申报,完成93家社会停车场(库)价格监管。开展酒店旅馆、电商平台、教育收费等专项检查,累计查处价格违法案件45件,实施经济制裁157.92万元。四是加强合同监管。完成企业动产抵押登记196件,为企业融资11.7亿元,受理进博会备案5件。开展公用事业、汽车销售业、旅游业合同格式条款专项检查,开展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集中执法,在华亭哈密瓜主题公园设立合同帮农指导站,发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85家。
4.推进计量监管。一是开展民生重点领域计量专项检查,严厉打击计量违法行为。全年共检查超市卖场、餐饮企业、集贸市场、医疗机构、加油站、眼镜店等558家次,检查计量器具14031件,抽查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521件,法定计量单位363件,发现未检、不合格计量器具323台,查处计量案件90件。二是开展环境检测用计量器具、安全计量器具等工业领域计量专项检查,推动3家单位参加测量管理体系新认证。三是落实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和监督检查,推动10家单位建设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四是开展“5.20”世界计量日和计量科普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营造良好计量氛围。
5.推进技术支撑。全年累计完成计量检定检测73311台,食品检验检测1581批次。顺利完成CMA食品和药品扩项,评审通过12个食品检验类别,675个参数标准,17个药品参数,新增电能表和无创电子血压计两个计量检定项目。强化能力建设,全年共有275人次参加30项专业技能培训和15项计量检定员培训。完成水表站搬迁及新添水表检定装置安装、调试及量值溯源工作。持续推进特种设备检验工作,累计检验在用特种设备35302台,产品制造监督检验20136台,压力管道29.5公里,电梯正常报检完成率100%。全面推行特种设备电子化报检,做好网上业务受理。
五、全面从严治党,突出强化干部管理和队伍建设
1.强化党的建设。一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制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我与十九大”“我的电影党课”“争做新时代好干部”等主题党日活动。组建“百人宣讲团”,全面开展“不忘初心再进发,共谋市监新篇章”主题宣讲,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七进”。截至12月31日,共开展主题宣讲72场,受益人数达3400余人次。二是扎实推进“大调研大走访”。全局各级党组织共走访各类对象4248户次,其中,领导走访404户次,科所队自行走访3915户次,共解决涉及我局职责范围内的问题673个(包括提交转办主责问题64个),其中,已整改368个,解释说明357个,建议采纳12个,解决率为100%。三是全面实施“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以新成路所和注册大厅为试点,打造规范、统一的市场监管党建园地。落实“三型”党组织定级工作,14个党支部获评“区示范型党支部”,11个党支部获评“区活力型党支部”,叶城所获评嘉定区“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局档案窗口被命名为嘉定区“优秀党员示范岗”称号。四是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举办首期“党员进党校”暨“2+X”补短板实务培训班,完成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一日”“5+7”组织生活、谈心谈话等党内基本制度执行,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性、时代性和战斗性。
2.强化廉政建设。一是分解工作任务,开展分级签约。分解2018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任务47项,分级分层进行责任签约承诺,出台《基层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开展全覆盖检查。二是加强风险防控,推动项目落实。切实发挥“四责协同”联动作用,深入推进党委综合性责任项目“严守执法纪律,管好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加强对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制约”,取得良好成效。三是执行制度严格,认真查纠“四风”。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开展学习查纠,落实廉政谈心谈话、婚丧喜事申报等制度。在全局开展党风政风行风建设,组织窗口自查整改,加强效能监察。四是发挥监督作用,严肃查处问题。建立干部廉政档案491份,出具廉政意见咨询 89人次,处理问题线索4件,发放《纪检监察建议书》2份,会议纪律通报1份。出台《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问责办法》《工作人员“八小时以外”行为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形成责任闭环。五是强化廉政教育,筑牢廉洁基础。开展“讲政治强党性 明纪律守规矩 严执法促规范”纪律教育、“清风净市监”主题廉洁文化活动,发动各支部开展学习教育系列活动19项。858名党员干部、工作人员参加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线测试,实现全覆盖。
3.强化文明创建。一是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完成市级文明单位创建申报。以迎接进博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注册、消保和各市场所服务大厅等窗口建设,推动城市文明进步指数测评、文明城区创建常态化。二是成功举办2018年嘉定区市场监管局修身讲堂暨“文明风尚季”启动仪式,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市场监管队伍,推进新一轮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三是加强典型选树。开展“红盾风采榜”评比、2015-2018年感动市监人物评选,推荐干部参加嘉定好人、五四“两优”等区级及以上各项荣誉评选。四是弘扬志愿精神。持续开展嘉定红盾“四叶草”志愿活动,走进云南狮山镇小营关小学,开展“暖阳”计划,向该校学生捐赠过冬物资。加强志愿队伍管理,全体党员100%成为“注册志愿者”。
4.强化干部教育管理。一是加强干部培养。制定《关于科级领导干部退出实职岗位实施办法(试行)》,5名科级干部退出实职岗位。制定《干部轮岗交流制度》,12名科级干部完成轮岗交流。完成行政执法类人员晋升和科级干部选拔,制定《2017-2021年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形成人才梯队。二是加强人事管理。制定《干部因公外出培训管理制度》《干部在职教育管理制度》《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办法》,强化制度执行,严格干部队伍日常管理。三是加强素质提升。贯彻实施《上海市行政执法类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开展“2+X”补短板实务培训,组织培训82次,受训人数达4749人次。做好科级干部及以上“干部在线”、新任科级干部培训等学习教育工作。组建“市青讲师团”,启动MSA青年论坛,搭建展示平台,阐述青年观点。四是丰富文化生活。组建“雅韵市监”书法班、合唱团、摄影社等主题社团,举办七夕雅集沙龙、干部压力调试讲座。南翔所获评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红盾先锋”青年突击队获评上海市标杆青年突击队。
5.强化基础建设。一是稳守宣传阵地。加强内外信息报送,同步推进“双管齐下”。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三大安全”“进博会保障”等重点内容,呈现“上海首张《食品药品经营许可证》在嘉定发出” “嘉定区市场监管局出台新‘十一条’措施” “农村自办酒席标准化创建”“进博会期间,嘉定区加强特种设备及食品安全检查”等优质新闻报道,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各类简报专报获得领导批示肯定19次。二是夯实基础保障。扎实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完成嘉定区食品药品经营许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部署,配合区审改办完成区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项目开发和验收,与区实有企业库、区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对接。推进硬件设施改造,落实办公用房管理,完成15个基层所固定资产清查,机关食堂建设完工并正式投入运营,全面落实全局系统垃圾分类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