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1-29 点击数:次 来源:上海嘉定
近年,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老年人越来越讲究养生保健,各种养生、保健产品也层出不穷,一些不法营销组织针对老年人渴望健康保健、空余时间多等情况,以关爱为名,通过推销人员打电话拉家常、雇老人吹疗效,借“养生”搞培训、找“噱头”去旅游等“亲情攻势”,诱导老人把自己的积蓄掏出来购买保健食品。但是,他们往往会发现拿到手的产品,与自己的期望相距甚远。在此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
1、要谨慎选择活动。对各种诸如健康讲座、免费检查、免费试用、免费义诊、免费茶话会、免费旅游、上门服务等方式的活动,要谨慎选择,不要盲目参加,更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家庭住址和电话。
2、要防夸大宣传。广告的发布量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该企业的实力和规模,但不能完全保证广告中描述的功能适合消费者自身。有些广告存在虚假宣传,消费者如果盲目相信,则会上当受骗。不少电视广告或用名人、作家、患者代言或用冒牌教授学者现身说法,更是一种误导和欺骗。
3、要分清保健食品和药品的界限。不要将保健食品误认为是药品购买,因此在购买前要注意核对商品外包装上的批准文号是“药准字号”还是“卫食健字号”,有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咨询。
4、要查验合法证件。在决定购买前,要查看厂家或商家是否有营业执照,并要看所推销的商品是否符合营业执照所核定的经营范围,最好到正规的药店购买保健品,注意保留购物凭据,以便事后维权。